|作|者|論|


.從有電影以來,就有作者,因為電影是集體完成的文化產品。電影的作者如編劇、導演、攝影師。

.有關於作者的批評,大約是從1960年代開始,至今約30至40年。其開始最早是從影評開始,慢慢
 進入到理論的階段。作者論為第一個有系統被討論的理論。

.對電影而言,所謂的電影應該有「公開播映」的過程,如果沒有公開播映,頂多稱為「影片」,而
 非電影。

.作者論批評的開始為法國的楚浮(F. Truffant),他提出電影作者意義的唯一來源。

.作者批評是應用性的電影評論,而作者論是從影評進入到理論的階段。影評可分為a電視新聞式的
 影評 b 學院影評 c電影研究。

電影的作者批評可分為
 .電影文本、形式修辭 a發現電影藝術、結構形式與個人觀點(文本) b電影文本與社會之間的關係
  傳記、日記

 .電影:文學性、電影文本、視覺性、電影美學

 .形式內容

 .電影藝術是個人的,而非公眾表達的(不管觀眾)

 .強調作者性:具有作者特質的電影工作者。

 .重視 a作者風格是否式呈現於電影作者之中;
  b作者是否能夠維持一致性與統一性:主題、 風格、與技巧的一致性與統一性

 .採取兩種主要批評方法:a批評作者所有影片,並加以歸納b批評作者單獨影片,並與作者連結

 .缺點:a可能會產生獨尊某個作者的現象 b忽略某些很重要,但沒有被討論到的影片

.作者論:

 .非常有系統的、電影學的知識體系:過去的電影理論是非常鬆散的哲學的、美學的思維習慣,
  作者論將其變成可運用的、方法論的理論觀點。


 .下有三大派別:
  電影筆記派:以法國為主的作者論;
  沙里斯派:以美國為主的作者論;
  電影雜誌派:以英國為主的結構主義作者論。


 .作者論主要是受到浪漫主義的影響,浪漫主義認為所有的文學作品都有一個中心意義來源
  (作品的中心),而這個意義來源就是作者→作品是作者的思維(性格)反映。


 .作者論亦受到寫實主義的影響,寫實主義認為作品像鏡子一般,能夠反映作者的思維。
  早期寫實主義在討論作品是否能夠真實反映這個社會,
  至19世紀時開始討論作品如何反應作者的天賦、才能與性格。


 .電影筆記派:
  法國專業影評人、導演楚浮在《電影筆記》31期文章〈法國電影的某個趨勢〉
  一文中談到作者的策略(政治)的說法。
  他在該文章內中說到:「導演就是作家。」
  然此概念並非其首先提出,而是電影作家亞斯楚克提出,
  他指出「電影是透過攝影書寫,如同文學是透過鋼筆書寫」,此其為攝影─鋼筆論
  楚浮否反對的是法國與歐洲那些工匠(執行劇本拍攝的導演們、場面調度者→劇場的導演),
  贊成美國那一些在片廠制度下,仍然能夠發揮個人才華的導演們,
  如希區考克(A. Hitchcock)、J. Ford、H. Hawks、W. Wyler。
  楚浮的觀點讓人了解原來電影是屬於大眾娛樂的一環,也有可能成為藝術形式的可能。


 .沙里斯派:
  美國A. Sarrias將作者批評、作者策略的說法轉換成作者論。
  他將導演分為五等級,給予評分,造成學術界、影評界的極大反彈。
  他缺乏分類的標準,且極愛美國通俗劇導演尼古拉斯.雷。
  沙里斯是第一位將作者論予以方法論化的學者,與楚浮不同,
  他在談論方法論時,會將電影工業、觀眾、社會文化環境(脈絡)考慮在內。
  沙里斯認為導演或電影的好壞有三個前提:
  .導演是否能夠充分掌握電影的拍攝基本技術能力。
  .作者論應該要非常清楚評判每一個作者的風格,
   而此風格應該是很清楚、明顯辨別出來,從電影的外觀辨別出導演的風格。
  .內在意義的問題:導演的性格與處理素材(劇本、攝影、燈光、剪接)的妥協結果。


 .結構主義、作者論:

  受到語言學與人類學的影響。主要以英國電影雜誌Movie為主。
  結構主義透過電影文本的形式來理解、詮釋電影深層的意涵。
  第一個著名的研究是G. Nowell-Simth《維斯康理研究》,
  他指出作者論有三種面貌:
  (1)電影當中文本的大小事情都是電影導演的創作。
  (2)好壞電影是根據電影是否有無作者的存在。
  (3)作者是導演,可以用於討論。

    維斯康理研究內指出作者的特徵不在於其作品的表面,
  而是透過形式、內容的比對來發現其基本主題、motifs的結構。
  一個作者可能在不同的作品裡面有不同的處理方式,
  即便對於同一個主題,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。
  透過所有作品的研究,仍然可以發現其有一完整的結構存在。

     Peter Wollen的《電影的符號與意義》是最重要的電影作者論著作。
  其最喜歡研究H. Hawks與J. Ford,透過語言學與人類學,比對該兩作者的風格。
  他發現該兩名導演的電影中都有非常清楚的二元對立價值觀,
  都有相似與重複、差異與對立。
  Wollen較喜歡Ford的電影,並指出在Ford的電影中有荒野與家園,
  為其基本主題結構,在這樣的表象下引申出東/西部的二元對立,
  如文明/野蠻、白人/印地安人、善/惡。

    
  法國《電影筆記》於1970年代發表〈約翰福特:青年的林肯〉一文中指出,
  林肯並不如我們所看的是個英雄,而是受到了情慾壓抑、法律限制,
  被迫越過伊底帕斯情節的人。
  《電影筆記》認為該電影並非一電影的完整品,而是各種壓抑、支離破碎的片段,
  所形成的暫時妥協的文本,充滿了各種斷裂的意識形態。
  研究這個電影文本,我們必須要先了解其內部轉換的過程,
  才能了解作者背後的意圖[2](Althusser意識形態的概念→尋找文本斷裂之處)。
 
 .後結構主義的作者觀:

  R. Barthes〈作者之死〉一文中指出,文本與意義的中心由作者專項,
  當一個文本雖寫完,但還沒有被閱讀之前,都不算一個文本,
  因此文本必須要被讀者閱讀,才有意義存在。

    
  電影理論的研究後來導向了閱讀電影時愉悅的幻想與幻想理論(fantasy theory)。
  羅蘭巴特提出作者已死的概念讓電影倒向了電影對主體性的研究,
  因此大量運用的意識形態、女性主義、語言學、精神分析來研究有差異的主體。

  
  J Caughie指出電影的作者被觀眾享受愉悅時確認。
  而Andy Medhurst指出電影文本作者的存在,
  是因其生理成份與某些邊緣次級團體相符合而確認,
  因此將研究導向邊緣次級團體的研究。
  Dudley Andren則將電影作者等同於明星形象,
  透過觀眾的消費而存在,將其導向流行文化消費觀點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bonnertoo 的頭像
    abonnertoo

    O LA LA! OPEN ROAD

    abonnerto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